要聞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策研發 >> 正文

              地方 l 樹立大系統觀念 構建大黨建格局 推動國資國企改革發展與黨的建設同頻共振深度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秉h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堅持系統觀念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沒有脫離黨建的業務,也沒有脫離業務的黨建。推動國資國企改革發展與黨的建設同頻共振深度融合,必須樹立“一盤棋”思維,在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領域、各個要素相融并進、同向發力,以黨建工作成效引領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以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把黨的優勢體現到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中。



              把準政治方向,確保國資國企政治屬性和經濟屬性的有機統一


              我國國有企業既是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也是實現國家戰略、實行宏觀經濟調控、保障國民經濟運行的主力承載者,又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支柱,直接關系到我國公有制主體地位鞏固和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上海國資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國有企業的“根”和“魂”,自覺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作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根本遵循,以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努力在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服務國家和本市重大戰略任務、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發揮主力軍作用。近年來,上海把握改革先發優勢,堅持全市統籌、國資主導、國企參與的思路,成立上海市國資國企改革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國有資本運營平臺投資決策委員會、城鎮集資集企改革工作推進領導小組3個統籌決策平臺,統攬全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大局。同時,把實現自身發展放在服務全市重大戰略之中思考和謀劃,以一家或一組國企服務一項重大戰略為基本原則,積極調整優化國資布局和結構,推動國有經濟優勢資源向“3+1+3”領域(三項重大任務、一大平臺和三大先導產業)集中。目前,上海國資85%的新增投資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等領域,87%的國資集中在前20個監管企業。政治方向是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第一位的問題。國有企業踐行“國之大者”必須牢牢把握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不斷強化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實現國資國企政治屬性和經濟屬性的有機統一。


              加強頂層設計,推動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有機統一


              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建設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這是我們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過程中的偉大創造,也是從決策和治理起點上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全面領導、始終保持國有企業基業常青的制度保證。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上海就探索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2016年10月全國國企黨建工作會議召開后,上海按照會議部署,全面推行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積極推動以“黨建入章”為引領的公司制度調整,制定“黨建入章”指導意見、外部董事管理辦法和履職目錄、監事會主席與專職監事履職目錄等,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職責權限、機構設置、運行機制和基礎保障,加強了外部董事占多數的董事會建設,探索形成“外派內設”監事會體制特色。開展以“研究前置”為核心的治理結構重塑,制訂落實“前置程序”指導意見和示范文本,要求把黨組織研究討論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從上海的實踐探索看,推動黨的建設與改革發展同頻共振深度融合,必須從決策環節起加強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的制度設計,確保黨的領導與企業法人治理相輔相成,實現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與董事會“戰略管理、科學決策、防控風險”有機統一。


              用活干部人才,推動黨管干部人才與市場化選人用人有機統一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人才隊伍,對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做強做優做大至關重要。為充分激發內在活力,上海國企堅持以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為方向,完善混改企業經營班子選聘和管理制度,推動企業經營班子能上能下。以訂立職工全員勞動合同、修訂完善企業員工管理規章制度為抓手,建立健全勞動合同制、崗位管理制度和職工代表大會等制度,形成企業與員工雙向選擇、行政與工會部門定期協商、員工能進能出的合理流動機制。同時,通過輪崗交流、黨校培訓、海外實訓、境外掛職等,加大優秀年輕干部發現培養和使用力度,組織實施“國資騏驥”人才儲備計劃,統籌推進引領性人才、支撐性人才、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養高技能人才,持續加大對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的薪酬激勵,國有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集聚力進一步提升。人是生產力第一資源,也是企業發展的最核心要素。當前,統籌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必須要緊緊抓住人這個企業發展的最大變量,進一步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以經理層市場化選聘為重點、以科學的薪酬分配為導向、以多種形式中長期激勵為手段,健全完善企業選人用人機制,充分激發企業內生活力。


              健全組織體系,推動黨組織設置與企業組織架構運行有機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黨組織是黨執政大廈的地基,地基固則大廈堅,地基松則大廈傾”。國有企業黨的組織,是黨的組織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有企業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直接關系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能力。從工作執行看,實現國資國企改革發展與黨的建設同頻共振深度融合,關鍵在“打通黨建工作最后一公里”,需要不斷推動黨建工作理念創新、機制創新、手段創新,推動基層黨組織始終把黨建工作的著眼點和落腳點放在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上,不斷把黨的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優勢、創新優勢、發展優勢。上海國企堅持把工作覆蓋作為提升質量的前提,不斷加強垂直管控、區域鏈接、滬外共建實踐探索,按照“四個同步、四個對接”的要求,指導各企業集團在下屬企業、參股和混合所有制企業、投資項目等各個層面同步建立黨的組織,在全系統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體系。同時,鼓勵系統基層黨組織推進黨建工作理念創新、機制創新、手段創新,努力做“全覆蓋、高質量、創新發展”城市基層黨建的探路者、踐行者,通過實施百個黨建品牌“大創建”、千余業務主題“大考驗”、萬名書記“大培訓”的“百千萬”特色工程,持續打造高質量發展“紅色引擎”,驅動國企新一輪改革發展再上新臺階。


              匯聚發展合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統一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必須有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文化軟實力作支撐。上海國資國企堅持把企業文化建設與戰略謀劃相融合、與創新發展相銜接、與引領職工相結合,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獨特優勢,以文立企、以文興企、以文強企、以文活企,積極培育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形成了“牢記使命、深化改革、守正創新、服務發展”上海國資國企核心價值理念,引領廣大干部職工更加自覺地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當前,國有企業要進一步建設符合時代特征、體現企業個性的企業文化,不斷完善企業經營者倡導組織推動、員工大力踐行的企業文化建設格局,更好地激發員工的使命感、凝聚員工的歸屬感、強化員工的責任感、賦予員工的責任感、實現員工的成就感,以明確的使命、良好的愿景、合適的戰略、自信的文化,引領國有企業加強改革、加快創新,不斷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


              整合監督力量,推動黨內監督與出資人監督和企業內部監督有機統一


              制度建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就目前國有企業監督體制格局看,黨內監督與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監督、業務監督、民主監督共同構成國有企業內部監督系統。從監督形式看,黨內監督是增強黨自我凈化能力的根本途徑,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處于最基本第一位的位置。上海國資國企著眼廉政風險防控和“四責協同”落實,積極推進廉政建設與企業日常管理、內控體系建設相融入,把黨風廉政建設和預防腐敗的理念、要求植入企業文化、制度設計、管理流程之中,取得了一些探索實效。但從結果導向看,加強國有企業監督體系建設,必須進一步從整體上系統思考企業內部監督和管理問題,按照系統理念,充分發揮各監督主體能動性,落實各部門職責,切實構建“監督組織到位、工作職責到位、任務落實到位”的立體化監督網絡,切實形成目標統一、步調協同、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監督合力。


              強化考核聯動,推動黨建責任與經營責任有機統一


              考核評價是績效管理的中心環節。用好考核評價這個指揮棒,把黨的建設考核同企業班子綜合考評、經營業績考核銜接起來,是促進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同頻共振深度融合的最有效工具。上海國資在探索考核聯動上,堅持從改革發展大局考量黨建工作,把企業改革發展成果作為檢驗黨組織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尺,把解決黨建和業務“兩張皮”問題作為重點,把考核范圍延伸至黨支部,把考核結果納入績效,并與領導人員調薪、晉升、評優評先等直接掛鉤,形成了有力的倒逼機制。從工作實踐看,推動黨建責任與經營責任的有機統一,務必要克服就黨建抓黨建的考評傾向,根據企業不同階段戰略目標,確定黨建工作各業務條線不同時期的核心任務,有針對性地設計黨建考核指標,提升考核評價的客觀性、準確性,提升考評工作的生命力、說服力,切實通過考核聯動推進黨的建設與改革發展深度融合。


               

              版權所有:銀川通聯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寧ICP備19000563號-1號  電話:0951-5617396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團結路北正豐金城廣場D棟3-4層

              av推油按摩av网址|1000部18岁以下不能看的视频|精品淫荡在线视频|人人操操操操操人人摸摸摸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