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它是全社會共同的發展理念。對于中國企業而言,高質量發展在當前的形勢下意味著什么?我想有五個方面需要中國企業共同關注。
第一是五大發展理念。五大發展理念與國家層面、地方經濟發展層面是不一樣的,深刻解讀五大發展理念,仍然是所有中國企業應該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創新發展方面,以制度和技術為代表的創新,是企業創新很重要的領域。在協調發展方面,企業跟企業之間,以及產業組織、產業政策、業務與區域發展的協調,是企業要關注的。在綠色發展方面,當前最主要的是低碳、節能、生態這幾個領域。在開放發展方面,第一,是在國際和國內兩方面,不管是要素市場還是產權市場,都需要開放。在共享發展方面,涉及到全球發展,以及企業跟各個領域相關方面如何能建立和諧的關系,包括和諧的勞動關系,共享發展成果。
第二,是要把握高質量發展和建立現代產業體系之間的關系。任何一個中國企業都是現代產業體系當中的一環?,F代產業體系又是在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各個企業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國家總體安全觀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產業體系安全一個重要的看問題的角度。
第三,是關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尤其是當前開放遇到了新的阻力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時候,如何促進中國自身的改革和發展。
第四,關于競爭中性的問題。不僅對于國有企業,對于其他所有制企業也存在著競爭中性的問題。按照競爭中性的要求,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都得按照競爭中性的辦法來管理好自己的企業,包括三個層次:一個是獨立的企業市場化;二是做不到企業獨立,做到業務獨立;三是做不到業務獨立,應該獨立核算。這樣才能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好基礎。
最后是風險意識。提到高質量發展必須有風險意識,比如繼安然事件后,美國國會和政府通過了《薩班斯法案》,對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提出了合規性要求,上市企業都應該遵守內部控制的要求,這是高質量發展中的底線。
十年前,國資委印發《中央企業做強做優、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要素指引》文件,要素涉及到法人治理結構、業務結構、并購重組、國際化、品牌、管理改進與創新、研發能力、人才管理與企業文化、集團管控、風險管理、信息化管理、經營績效、社會責任13個方面。今天發布的這個團體標準,是對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的延續、深化。
當前,中國企業要不斷進行深化改革,進行高質量發展,我認為有兩個方面要去關注,首先是公司層面,其次是業務層面。
現在大部分企業的發展主要還是在公司層面。但公司層面的內容也必須落實到業務層面,才能夠有立足點。
公司層面本身的內容也非常重要,在公司層面要深化什么?這并不是從無到有,每個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和不同的現狀。其中有六個方面要注意。
首先要明確深化公司改革面向高質量發展的依據。最核心的依據是公司的宗旨、愿景、使命、價值觀。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發展中,很多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一套體系,這套體系也在不同的企業得到深化。高質量發展對于不同宗旨、不同愿景、不同使命和不同價值觀的企業不一樣。對于關系國計民生的領域,比如鐵路,人民鐵路為人民,這樣的企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宗旨。哪怕是國有企業也有不同的類別,有公益性的,有競爭性的,有不同商業類別的,這是企業高質量發展中最高層面的依據。
第二個是公司外部關系。作為一個企業,所面臨的外部關系比較復雜,涉及到政企關系、政資關系、政社關系。今天重點談政社關系,企業怎么跟社會進行溝通,進行有效的信息披露,進行良好的外部關系、社區關系的維護,都非常重要。我們現在談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也是政社關系的組成部分。
第三個是公司的產權關系,在產權關系中關注比較多的話題有混合所有制、股權激勵、員工持股、PPP、REITs等。
第四個是公司的外部治理。很多企業并沒有把公司外部治理作為重要的因素考慮,但是公司外部治理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公司內部治理。包括法律法規、產業政策、公司控制權、并購,等等。另外,市場壁壘、行政壁壘都是公司治理的方面,這些是公司高質量發展中必須要考慮到的。這是治理對象,也是高質量發展管理的對象。
第五個是公司內部治理。包括正確認識國企黨組織與董事會關系等。
第六個是公司文化的建設。文化建設,廣義上也稱公司文化,涉及到社會道德、公司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等等?,F在,減碳屬于社會責任,應得到企業重視。還包括公司競爭的道德、倫理。公司是法人,也有道德水準,應得到足夠的重視。
在業務層面,我認為有五個方面也是值得重視的。
第一個是業務結構要持續優化。任何一個公司都是靠業務掙錢,一個公司可能有多個業務或者只有一個業務,哪怕是一個業務,也有它的結構問題,需要考慮結構怎么能夠進行持續優化。包括:一個業務的進和退、在區域上的布局以及基于短期還是長期的考慮。一個業務如何進行它的價值管理,這個價值管理不是公司的事務管理,而是管理它的業務價值,這是高質量發展當中最重要的基礎。
第二個是業務核算和考核。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要求對業務進行核算和考核。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應建立在業務核算和考核基礎之上,才會有答案。
第三個是要考慮到企業持續開展研發、生產、服務業務的改進。如何持續在研發優化、生產優化、服務價值鏈上進行改進。
第四個是資源要素。公司涉及到的資源有很多,包括人力資源、金融資源、物力資源、數據資產。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特點,比如會計師事務所就屬于勞動密集型。很多中央企業屬于資本密集型企業,對金融的管理就很重要。還有制造型企業,它和供應鏈、產業安全都有關系,全球供應體系相互制約。數據資產非常重要,科學管理需要持續優化。
第五個是做好對資產、收入、利潤的風險管理。有資產不一定有收入,有收入不一定有利潤,做好風險管理需要在業務層面持續深化管理。
中國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并不是所有企業都一樣。處在改革不同階段當中的不同類型的企業,它面臨的問題是不一樣的,矛盾是不一樣的。
第一個,是否為上市公司,及掛牌上市的市場。在美國上市,在中國上市,在國內外不同板塊上市,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上市企業有不同的商業模式和交易模式,要進行有效的信息披露。
第二個,存在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區別。這屬于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如何高質量發展以及公司治理當中的問題。
第三個,看規模大小。不同的企業屬于不同的維度。大中小微企業面臨不同的難題,融資方式、生存和發展的方式就不一樣。
第四個,看行業差別。中國的企業有不同的行業分類。如果按國家標準,可以細分成1400多類。對于不同行業類的企業來說,是否跟上市場的發展特別重要。
第五個,看區域差別。國際化企業、全國性企業、地區性企業、特區企業等所屬區域不同,國際化趨勢、營商環境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存在差異。
第六個,看競爭力差別。企業有大有小,具有不同競爭力的企業怎么補自己的短板,與業務層面密切相關。
第七個,看是互聯網平臺企業還是非平臺企業。
第八個,看要素依賴。要素依賴企業有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對高質量發展的關注點不一樣。比如高新技術企業就是關注資本作用、數據安全、專利技術安全以及擴散、溢出等話題。
第九個,看政策依賴和市場依賴。例如看上市公司企業補貼的程度及收入的比例,區分政策依賴和市場依賴企業類型。
第十個,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集團制企業。企業體系不可能面面俱到,管控體系該怎么建,是戰略型管控、財務型管控還是其他類型管控?三級企業管到什么程度,四級企業管到什么程度?管到人事、財務、營銷、采購,還是說管到投資、擔保。應該明確的是放權該放到什么程度。
版權所有:銀川通聯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寧ICP備19000563號-1號 電話:0951-5617396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團結路北正豐金城廣場D棟3-4層